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单位 | 建设项目概况 | 公众参与情况 | 相关保护措施承诺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1 | 金华婺城润煦新能源130MW/260MWh独立储能电站项目220kV送出工程 | 金华市兰溪市灵洞乡和金华市婺城区乾西乡 | ******有限公司金华供电公司 | (1)灵洞220kV变电站220kV间隔扩建工程 本期在灵洞变利用远期4#主变间隔扩建为1个220kV出线间隔和1个主变间隔,其中出线间隔用于本期润煦储能出线,主变间隔位置预留,用于远期4#主变。扩建后,灵洞变220kV出线规模由原设计的6回增加至7回。220kV电气主接线维持双母线单分段接线不变。 (2)润煦储能~灵洞220kV线路工程 本项目新建220kV电力线路路径长度约4.45km,其中单回架空线路路径长度约4.30km,单回电缆线路路径长度约0.15km。 | / | 业主承诺按照环评要求落实好各项污染防治措施。 | (一)地表水环境: 施工期: 1、施工泥浆废水经过沉淀池沉淀后处理回用; 2******居民化粪池处理; 3、临时堆放的散料采取围挡措施; 4、场地清洁。 运营期: 1、变电站内设卫生间,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定期清运,不外排。 2、输电线路运行期无废水排放,不会对周围水环境产生影响。 (二)声环境: 施工期: 1、施工时尽量选用优质低噪设备,并加强施工机械的维护、修理,保证施工机械处于低噪声高效率的良好工作状态。 2、建议将强噪声设备安装在工棚内,实施封闭、半封闭施工,以减轻对周围声环境的影响。 3、优化施工车辆的运行线路和时间,应尽量避开噪声敏感区域和噪声敏感时段,禁止鸣笛,降低交通噪声。 4、施工单位合理规划施工时间和安排施工场地,夜间禁止施工。严禁高噪音、高振动的设备在中午及夜间休息时间作业,同时尽量远离声环境保护目标。 5、在满足工程建设要求的情况下尽量优化施工时序,闲置不用的设备应立即关闭,避免高噪声设备同时运行,尽量缩短施工工期。 6、严格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即符合昼间70dB(A)、夜间55dB(A)要求。 营运期: 1、对电晕放电的噪声,通过选择高压电器设备、导体等以及按晴天不出现电晕校验选择导线等措施,消除电晕放电噪声; 2、在导线选择时要求提高导线加工工艺,选取表面光滑,毛刺较少的导线, 防止由于导线缺陷处的空气电离产生的电晕,降低线路运行时产生的可听噪声水平。 (三)、固体废物: 施工期: 1、在进行产生******城市管理部门要求运至指定地点处置。 2、施工单位配备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排放管理人员,监督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的规范装运(应由专业单位运至指定地点妥善处理),确保运输车辆冲洗干净后驶离。 3、运输单位安排专人对施工现场运输车辆作业进行监督管理,按照施工现场管理要求做好运输车辆密闭启运和清洗工作,保证运输车辆安装的电子信息装置等设备正常、规范使用。 4、运输车辆实行密闭运输,运输途中的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不得泄漏、撒落或者飞扬,并运至指定地点妥善处理。 5、工程竣工后,施工单位应在一个月内将工地的剩余建筑垃圾及工程渣土处理干净。 运营期: 1、生活垃圾经站内垃圾箱集中收集后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 2、输电线路运行不产生固废。 (四)、电磁环境: 运营期: 1、输电线路架空导线对地及交叉跨越距离高于《110~750kV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相关规定最低要求。 ******居民点,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选取较高安全系数的塔高、塔间距,并增加导线与敏感目标的安全净空高度,以符合国家有关规范要求,确保输电线路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满足规定限值。 4、地下电缆敷设时,在每一相电缆外包裹绝缘层和金属护层,并采取直接接地措施。 |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上述1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为保证审批意见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维护公众环境权益,现将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基本情况予以公告。公告期为2025年7月18日至2025年7月24日(5个工作日)。
公告时间:2025年年7月18日
联系人:金华市生态环境局行政审批和土壤固废处
联系电话:0579-******,传真:0579-******
******服务中心3楼
公众可以信函、传真或其他方式,向我局咨询相关信息,并提出有关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