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作证,忠骨沉眠,一场跨越时空的寻亲之旅,见证了红色血脉的传承不息。4月8日,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永丰革命烈士陵园内,年逾八旬的周玲夫妇在吉安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蒲城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的搀扶下,来到一方名为“周建生”的烈士墓碑前。
这是周玲自1969年首次寻得父亲安葬地后,第12次跨越一千多公里前来祭扫。但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她带来了好消息——2024年4月,在吉安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全力配合以及359旅后代吴汉武的帮助下,她成功寻根,完成了长达60余年寻找血脉至亲的夙愿。
1948年11月,时任359旅717团副团长的周建生在荔北战役永丰战斗中,身负重伤坚持不下火线,壮烈牺牲,成为了永丰革命烈士陵园518座烈士墓中长眠的英魂之一。
自1965年起,周建生的女儿周玲便踏上寻亲之旅。4年时间里,她找到父亲墓地,但祖籍之谜却始终未解。所有档案均记载周建生烈士为“吉水县独塘村人”,但该地址查无实处。直至2023年末,359旅后代在编纂回忆录时重提周建生夫妇往事,同属359旅后代的吴汉武得知周玲持续半世纪的寻亲出现困境后,决定帮助她,于是他主动与吉安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对接,由此揭开寻根新篇章。
他们结合当年是李铨将军(吉安县万福镇人)带周建生参军的线索,重点排查万福镇周边区域,联动相关退役军人服务站、镇政府、各村支部,最终锁定吉安县桐坪镇都塘村有一户周姓人家。在随后上门核查中,经过信息比对,最终确认该村周泉芳失散多年的的二爷爷正是周建生烈士。
2024年4月1日,吉安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与周泉芳家属共同迎接周玲夫妇返乡。三日后,父亲周建生的姓名庄严补刻于吉安县革命烈士纪念馆英名墙,至此,周玲寻亲路才得以画上圆满的句号。
为赓续红色血脉,切实执行烈士亲属异地祭扫优待政策,2025年清明期间,吉安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安排了三名工作人员,全程保障周玲夫妇赴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永丰革命烈士陵园祭奠。
在祭扫现场,吉安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精心摆放着从家乡带来的艾米果、胄子米果等传统小吃。这些承载吉安红土地独特记忆的食物,也寄托了家乡人民对革命先烈的深切哀思。
在父亲的墓碑前,周玲哽咽道:“爸爸,我要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去年,我找到了你的老家,找到了你的根,也找到了我的根,祖国不会忘记你,我们家不会忘记你,家乡的人民不会忘记你……”这番动情的话语,让在场的人都跟着红了眼眶。
此次跨省祭扫行动中,蒲城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全力配合,完成交通接驳、仪式筹备等全流程服务,共同实现两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对英烈家属的关怀闭环,吉安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将以此次行动为契机,进一步完善烈士寻亲机制,让英烈精神成为激励新时代奋斗者的磅礴力量,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左云凤、尹苑)